听力减退,多半发生在60岁以后,是指年龄增长、身体老化过程中,出现的听觉减退。以双耳对称性、缓慢进行性为基础特征;可伴有耳鸣,常为高频,开始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,以后渐变成持续,在白天也可出现;并出现响度重振及语言识别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临床症状。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,老年性耳聋似乎是年龄的“附带品”,不需要过多理会。专家指出,必须要正确认识老年性耳聋,它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患之一,人群发病率达60%以上。一旦出现听力下降时,要及时进行干预,找到专科医生进行就诊。
老年性耳聋或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几率
今年62岁的王伯,一年前开始出现耳鸣和听力轻微下降,由于没有其他不适,一直未予重视。但是慢慢地,家里人发现和王伯说话时,常常是你说东他说西,而且声音小了说听不见,声音大了又嫌吵。专家说,王伯这种“只闻其声,不知其意”现象要警惕老年性耳聋的发生。老年性耳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患之一,人群发病率可达60%以上。
老年性耳聋为逐渐加重的感音神经性聋,常以高频损害为主,逐渐累及中低频,多伴高调性耳鸣及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的下降。表现为:早期跟不熟悉的人交谈时感到困难,后期跟所有的人交谈均有障碍;在安静环境中与人交谈尚可,但在嘈杂环境中,特别是在许多人参加的集体活动中言语交流有障碍;听不见或辨不清电话铃和门铃的声音;看电视或听广播时,声音小了听不见,声音大了又嫌吵。不要小看老年性耳聋,它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、认知功能、情绪、行为及社交活动都有不利影响,长此以久,不仅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障碍,诸如心情郁闷、沉默寡言、离群独处、多疑猜忌、烦躁易怒等等,还会让老年人的血压升高和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加,而这些都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。
那么老年性耳聋能预防吗?
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,老年性耳聋就跟年龄有密切关系,随着人体衰老,听觉系统发生老化而导致的所有类型的听力下降。就像机器零件一样,使用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老化。但事实上,在我们的一生中,从出生到年老,都可能不同程度造成听觉识别能力下降或听力损失。
很多老年性耳聋并不是年老时才会有,而是从小开始累计而造成的损害。除了年龄因素,中耳炎、药物、噪声、遗传以及某些全身慢性病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肝肾功能不良等很多因素,才是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小贴士:
不论什么年纪,发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,检查病因。如果是突发性耳聋,越早治疗,听力恢复的希望越大。还有很多时候听力下降是耳病引起的,比如中耳炎、鼓膜外伤等,这种情况通过药物、物理或手术进行针对性治疗,大部分患者听力损失都能得到控制甚至恢复。即便是老年性耳聋,也不该听之任之,及早选配助听器,也可有效保存残余听力,保证老人晚年生活质量。
下一篇: 助听器会让听力下降么?听听专家怎么说
备案号:京ICP备:14012449号 咨询电话:13183103726 13183103726 网站直达号ID:311820 访问统计: 浏览总量145982次 /今日浏览96次 网址: http://311820.wangid.com建议(1024*768) IE8.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免责申明: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