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13183103726

当前位置:首页 :   听力课堂 >

别让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损害你的听力

发布日期:2018-09-17 【

阅读
专家表示,时下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“偷走”人们的听力,因此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,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。  

  病例一: 长时间戴耳机致听力下降

  今年30岁的小李一有时间就会戴上耳机听音乐,有时候睡着了,耳机中的音乐还在不停地播放。大约三个月前,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耳朵有些不好使,别人与他交流时,声音稍微小一点他就听不到了。到医院检查,发现听力确实出现了问题。

  对此,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董凯峰表示,长时间佩戴耳机,使耳道处于密封状态,鼓膜及内耳毛细胞一直受到声波的刺激,极易引起高频听力下降,而高频听力损失不易被发现;长此以往,高频听力损失会逐步向低频扩展,从而导致全频听力损失。在公交车内、地铁里或喧闹的商场里、大街上,人们为了听清楚会提高音量,这样听力损伤会更大,表现会更为突出,有时甚至诱发突发性耳聋或耳鸣。

戴耳机

  病例二: 连续熬夜加班 诱发突发性耳聋

  28岁的王女士是某公司的一名业务主管,平时工作较为繁忙。前段时间,在连续加班3天后,她发现自己的左耳突然出现耳闷、耳鸣症状,经常感觉耳边有声音在响,于是赶紧来到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。

  接诊的主治医师张学梅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,王女士左耳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,诊断为突发性耳聋(左)。张学梅表示,长期工作压力过大,精神处于紧张状态,内耳受到刺激使听神经毛细血管发生痉挛、阻塞,引起内耳供血障碍,神经上皮细胞缺血、供养不足坏死,从而使听力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出现下降。

  张学梅提醒,突发性耳聋为耳科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,各个年龄均会发生,临床首发症状以突发耳鸣、耳闷、听力下降、眩晕等为主,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,一经诊断需积极治疗。

听力

  释疑: 多种因素可导致听力受损

  张学梅表示,除长期工作压力过大、长时间戴耳机外,遗传因素、疾病因素、耳毒性药物以及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,也是导致听力受损的重要原因。

  常见的耳部疾病会引起听力下降,如突发性耳聋、慢性中耳炎、中耳胆脂瘤、外耳道炎、外耳道异物肿物、中耳肿瘤、耳硬化症、遗传性耳聋、老年性耳聋等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将会严重损害耳细胞,直接导致听力下降。全身性疾病如植物神经紊乱、脑供血缺乏、中风前期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贫血、糖尿病、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听力健康。

  此外,董凯峰指出,食用刺激性食物,尤其烟酒也是听力减退的重要原因,太多刺激性食物通常会对耳朵的毛细血管和听神经造成严重刺激。

  预防: 多管齐下 保护听力健康

  张学梅介绍,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逐步推进的,短时间内,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,因此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,但是若干年后,一般的损伤就可能会引起真正的听力下降,因此加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首先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调整饮食结构,多食含锌、铁、钙丰富的食物,切忌长期食用高盐、高脂肪、低纤维素类食品,切忌暴饮暴食,要戒除烟酒。

  其次,避免噪音接触,远离噪音。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,如果工作环境噪声不能避免,则应使用防护耳塞、耳罩保护听力,并定期检查听力,争取早发现、早处理,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。此外还应重视孕期保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。

  最后,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,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证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,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也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。

 

上一篇:老人什么时候需要佩戴助听器

下一篇:老人越来越聋 听之任之?

关于我们
产品中心
助听器知识
在线留言
在线留言

备案号:京ICP备:14012449号 咨询电话:13183103726 13183103726
网站直达号ID:311820 访问统计:  浏览总量145982次 /今日浏览96次
网址: http://311820.wangid.com
建议(1024*768) IE8.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  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  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
免责申明: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
微信关注我们

联系地址:宏力大道解放路十字路口东南角